汉语大词典> 丢巧针的解释
丢巧针diū qiǎo zhēn
词典解释

1.亦作“丢针儿”。

2.旧时七月七日乞巧的风俗。

3.又旧时宫廷习俗,则以五彩丝穿九孔针,先穿完的为得巧,迟为输巧。参阅阿英《女儿节的故事--“七夕”风俗志》。


五彩:

1.见“五采”。

2.瓷器釉彩名。于已烧成之白釉瓷器上涂画釉彩,再烧而成。此工艺始于宋元,完成于明代,清以后更有所发展。

风俗:

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的总和:风俗人情。

习俗:

习惯,风俗:乡间习俗|彼邦本倔强,习俗多骄矜。

乞巧:

旧时风俗,农历七月七日夜(或七月六日夜)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,称为“乞巧”。

故事:

旧日的行事制度;例行的事:虚应故事丨奉行故事(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)。

阅读(2024次)
与“丢巧针”相关的拼音
diūqi?ozhēn
与“丢巧针”相关的词语
与“丢巧针”相关的成语